GPD MicroPC 2 发布,7 英寸可旋转屏,端口丰富的移动生产力工具
去年就有玩家咨询 MicroPC 啥时候更新,毕竟一代是 2019 年上市的,后面也仅仅是在 2021 年将 N4100 处理器更新到 N4120,这一晃已经有 6 年没有真正的迭代产品发布。
MicroPC 因小巧便携、低功耗、端口丰富、握持舒适、拇指就可以操控键鼠和触控板,以及楔形金属薄膜键盘下压硬回弹体验极佳,获得很多用户的喜爱,这是一代能够持续热销的原因。
MicroPC 2 来啦!与 Pocket 4 的大小对比
MicroPC 2 继承了上一代的小巧便携低功耗的设计,屏幕由 6 英寸提升到 7 英寸,但整机仅比一代重约 50 克。CPU 采用 Intel N250,4 核 4 线程设计,睿频 3.8GHz,6~15W TDP,低功耗、高性能,超静音。15W TDP 下,相比上一代MicroPC,CPU 性能提升 3 倍,适合移动办公和多媒体演示场景。
搭载新一代高能效 Intel Processor N250 处理器
虽然目前有搭载 N250 处理器的迷你主机,但 MicroPC 2 仍然是全球首款带有 7 英寸屏幕、搭载 Intel N250 处理器且基于 Windows 11 24H2 Pro 系统掌上电脑。其它形态的也就只有宏碁的 Chromebook,是基于安卓。
Intel N250 处理器优势在哪?
采用 4 个能效核,也就是 Intel 自 12 代起推出的大小核设计中的 E 核(Efficiency Core),目标是优化能效比,以低功耗处理多线程任务和后台进程,提升多核吞吐量,降低整体功耗。
Intel 从 12 代处理器开始推大小核设计,也就是 P 核+ E 核,P 核支持超线程,E 核不支持,P 核专注于单线程高爆发性能,适合重负载和优先级别高的任务,但 12 代 P 核微架构是 Colden Cove,到 13~14 代变成了 Raptor Cove 微架构。E 核则一直延续到 14 代,始终采用 Gracemont 微架构没变。N250 用的就是 4核 Gracemont 微架构。E 核单核性能约为 P 核的 60~70%,但是功耗低至 P 核的 1/3。
单核秒多核
Geekbench 6 CPU 性能实测,N250 相比上一代 MicroPC(N4120)有 3 倍提升。我们也对比了一下曾经用过的几款处理器:N6000、m3-8100y、N4120、Z8750。同时,我们也把 Switch 2 的 CPU 数据拉进来做下对比。从下表看,N250 的单核跑分就已经超越 N4120 多核跑分。
MicroPC 2 的实测数据(15W TDP):https://browser.geekbench.com/search?utf8=%E2%9C%93&q=N250
关于 Switch 2 的 CPU 部分测试,请参考极客湾的 “全球首开Switch 2芯片!性能到底有多强?” ,虽然是模拟,但极客湾的实测数据是能找到的,看下面的链接。
https://browser.geekbench.com/search?utf8=%E2%9C%93&q=NVIDIA+NVIDIA+Orin+NX+Developer+Kit
GPU 性能相比上一代提升 5 倍
N250 仍然采用 UHD 核显,32EU,256SU,显存频率高达 1.25 GHz,半精度浮点性能 768.0 GFLOPS,单精度浮点性能 384.0 GFLOPS。15W TDP 下,相比上一代 MicroPC,GPU 性能提升 5 倍。
MicroPC 2 的核显实测数据(Vulkan & OpenCL):https://browser.geekbench.com/search?k=v6_compute&q=N250
16GB LPDDR5 4800 MT/s 内存
内存部分采用16GB LPDDR5 4800 MT/s,38.4GB/s 内存带宽,多个应用同时开启,不塞车、无卡顿。
首次支持双面 SSD,可以无限扩容,消除容量焦虑
标配 512GB M.2 2280 SSD,PCIe Gen3×4 规范。主板支持双面 SSD,可自行更换更大容量 SSD,比如目前双面 SSD 最大的是 8TB,上不封顶,无容量限制,高达 3.94GB/s 的峰值读写,工作效率直线提升。
昨天有人看到产品图,误以为是金属机身。这里说明下,MicroPC 2 同 MicroPC 一样,用的是韩国 LG-DOW 121H 抗冲击航空 ABS 合成树脂,V-0级防火,表面 UV 喷涂。
同 MicroPC 一样皮实抗造,且做过 5 米跌落测试。我找到了之前老外给 MicroPC 做的 5 米跌落测试视频,感兴趣的可以看下。
今天说下 MicroPC 2 与一代及 Pocket 4 的不同之处
首先,它采用的是与 Pocket 4 一样的 T 字转轴,屏幕可以逆时针旋转反扣作平板使用。这样就使得 MicroPC 用户也能体验平板模式。
平板模式下,可以体验 Windows 平板,也可以自行安装 Linux 系统,我们测试了几个知名的 Linux 发行版,6.15、6.14、6.13、6.12 等近半年的稳定版 Linux 内核均支持的很好。
第二、MicroPC 2 的最大开合角度是180度,满足鸟瞰视角。而一代的最大开合角度是150度。
第三、MicroPC 2 的硬盘端口是 M.2(Socket 3),基于 PCIe NVMe 1.3 协议,可以上 M.2 2280 双面 SSD,读写速度接近4000MB/s。而 MicroPC 的硬盘端口是 M.2(Socket 2),基于 SATA 3.0 的 AHCI 协议,只能选择 M.2 2242 规格,读写速度在 500MB/s,且同容量下,M.2 2242 SATA 规格可能更贵一些,没有性价比,要扩展更大容量,可选的在售型号极少,后续极少会有设备会用到这个规范,也就是说 NGFF/M.2 Socket 2 规范基本处于被淘汰边缘。
第四:由于采用的是 7 英寸屏 LCD 屏,MicroPC 2 是 490 克重,机身尺寸:171.2mm × 110.8mm × 23.5mm;MicroPC 是 440 克重,机身尺寸:153mm × 113mm × 23.5mm。二代略重 50 克,但依然小巧,比 Pocket 4 方便携带。
第五:MicroPC 2 支持电池阈值管理,支持旁路供电。当然 MicroPC 也支持旁路供电,但不支持电池阈值管理。旁路供电的好处是哪怕你去掉电池,给设备直冲也能开机,二代标配 45W(9V==3A,12V==3A,15V==3A,20V==2.25A)PD协议快充。
第六:适配主流的 PD 协议移动电源,只要支持 9V==3A,12V==3A,15V==3A,20V==2.25A 均可。目前的移动电源都是多协议兼容的,在保证给 MicroPC 2 供电的前提下,也能给手机充电。而 MicroPC 2 满载 TDP 只需要15W,整机功耗在 20W 左右。能够适配几乎所有声称 100W 的移动电源。
第七:相比 Pocket 4,MicroPC 2 更适合双手握持操作,用拇指打字,或控制鼠标和触控板。而 Pocket 4 握持用拇指操控,就显得有距离差,更适合双手打字。
第八:MicroPC 2 预装 Windows 11 24H2 专业版。相比家庭版,Windows 11 24H2 专业版支持更多功能,如:BitLocker 加密、Hyper-V 虚拟化、Windows 沙盒、域与组策略管理、远程桌面协议(RDP)、更新控制,活动目录等。
而这些都是 Pocket 4 预装的家庭版所不具备的。另外,前面也说了,6.15、6.14、6.13、6.12 等近半年的稳定版 Linux 内核对 N250 均支持的很好,除了对重力传感器的识别有一些问题外,几个主流发行版 Linux 都可以几乎完美支持。
第九:MicroPC 2 采用 7 英寸视网膜屏,基于 LTPS 技术,第 6 代康宁大猩猩玻璃,表面采用 AF 抗指纹涂层,500nit 亮度,97% 的 DCI-P3 超广色域。1080P 分辨率,16:9 的显示比例,像素密度达 314ppi,60Hz 刷新率,DC 调光。这个屏幕素质比一代要强太多。
关于 MicroPC,用户可能关注更多的是可扩展性,今天算终章吧,把各个端口讲下,再列个表对比下与一代的差异,给老用户一个更直观的印象。
其实最早我是不太看好 N250,主要是看到 Intel 似乎对此也不是很上心,N250 规格页面的 I/O 一栏中,USB 类型支持的数量都没有,这是让人望天打卦盲猜吗?
当然也不只是 N250,Intel 每款产品规格页面都缺少该有的细节,似乎随心所欲,列表标题可以随意换,缺少常规的参数,逼着人不得不去搜索引擎搜查找。
而 AMD 就很注重这类细节,起码看了规格页面,就知道把这个 U 最大化利用能是个什么样子。
但 MicroPC 2 的工程机出来后,经过测试,其实我也满震惊的!
2 个 USB Type-C 端口,USB 3.2 Gen2
支持全功能,10Gbps 满速
MicroPC 2 背面提供 2 个 USB 3.2 Gen2 Type-C 全功能端口,支持 10Gbps 满速,支持 PD 快充协议和 DisplayPort 1.4,支持 DCI 4K 原生数字影像输出,最大分辨率达 4096 x 2160@60Hz。
也就是说,你可以通过 C 口外接 2 台 4K/60Hz 显示器。虽然 C 口支持 DisplayPort 1.4,但并不能上 8K@60Hz、4K@144Hz 或 120Hz。主要是内置核显并不支持 VESA 的 DSC 视觉无损压缩传输技术。满足支持 VESA 的 DSC 的前提条件是:显卡最低支持 DSC v1.2 编码、DisplayPort 线缆带宽保证至少在 25.82Gbps 以上,显示器支持 DSC 解码(内置支持 DSC v1.2 及以上版本的显示控制器),此三条缺一不可。
这里面有个小细节要说下:
4K 有两种标准:3840 × 2160 是我们常见的所谓超高清(Ultra High Definition),它是由纵向 720P 起步,然后以 1.5 倍(1080P)、2 倍(1440P)、3 倍(2160P)这样扩展开的。而 Intel 核显似乎更注重仪式感,4096 × 2160 也是 4K,但这是由数字影院创导(DCI)组织提出来的标准,它是以横向 1024 作为 1K 起步,逐渐展开到 2048、4096、8192。显然 Intel 核显考虑得更周全,同时也告诉你,咱这核显可以直接看 DCI 4K 数字电影。
既然是全功能端口
那就可以上全功能 Hub
一线连通,无限可能!缺什么连什么,谁让它是全功能呢!通过 USB Type-C 全功能端口,轻松扩展全功能 Hub,瞬间解锁多设备协作新姿势。键鼠、U 盘、显示器一触即联,游戏办公无缝切换,为你的数字生活注入更多可能。
2 个 USB Type-A 端口
USB 3.2 Gen2,均达到 10Gbps 满速
支持连接多 A 口 Hub,拓展更多外设
这个之前我是没想到的,因为 N 系列的产品通常也就给 2~6 个 USB 3.2 Gen1,你还得谢主隆恩!
MicroPC 2 机身配备 2 个 USB3.2 Gen2 Type-A 端口,一个在背面,一个在右侧面,接近电源键的部位。
A 口均支持 10Gbps 传输速率,能够以 1000MB/s 速度传输数据,这为可扩展的 Hub 集线器提供了更大的带宽。可同时外连更多 USB 设备,如移动硬盘、打印机、扫描仪、键盘、鼠标、音箱、手柄、集线器等等,无需反复插拔替换。
1 个 HDMI 2.1 端口,支持 4K/60Hz 设备
MicroPC 2 最多支持外接 3 台 4K/60Hz 显示器
1 个 HDMI 2.1 端口,基于 TMDS 协议,最大支持 4096 x 2160@60Hz。当内屏关闭后,通过机身的 HDMI 和 Type C 端口最多支持 3 台 4K@60Hz 显示器。
这里也要说下,HDMI 2.1 是基于 TMDS 协议,也就是早期的 HDMI 2.0,受带宽限制,HDMI 2.1(TMDS)仅支持 4K@60Hz(YUV 4:2:0 色度抽样),全 RGB 色彩需降低至 4K@30Hz。
1 个 microSD 读卡器
支持 A2 级别 microSDXC
速度高达 160MB/s
UHS-I 高速总线端口,支持 SD 3.0 协议,读、写速度最高达 160MB/s 和 120MB/s。兼容 microSDHC 和 microSDXC 卡,最高支持 2TB,满足您对高速存储的苛刻需求。无论您是存储大容量影音资料,或快速在设备间传输文件,MicroPC 2 都能出色胜任!
MicroSD 读卡器是通过 PCIe Gen3 ×1 转的,而一代是通过 USB 3.2 Gen1 转的,不过带宽都是足够的,速度瓶颈在 MicroSDXC 卡本身使用的颗粒。
一个 RJ45 有线网口
基于 Realtek 的 2.5Gbps
传输 1GB 文件仅需 3 秒
一个 RJ45 有线网口,基于 Realtek 的 2.5Gbps 以太网控制芯片,上网、游戏、视频播放、文件传输更快更稳定。Wi-Fi 6 无线网卡,最大 2402 Mbps 传输速率,轻松应对各种网络环境。蓝牙 5.2,可同时支持 7 个活跃设备!
侧面开机,支持指纹识别
一键解锁系统
MicroPC 2 将电源键移到了侧面,方便平板模式息屏或开、关机。整合了指纹解锁,轻触即可解锁,登录系统仅需 1 秒,无需繁琐地输入密码,真正保护隐私。
超静音、智能液压轴承散热风扇
主动式散热,致冷致静
MicroPC 2 散热系统,由纯铜真空冷凝液导热管 + 优化的全铜鳍片 + 超静音智能液压轴承风扇打造,相比上一代,风量提升 45%,温控系统智能调控散热,背面条形镂空进风孔面积占比高达 22%,3mm 高脚垫使底部进风设计更加通畅。最大化降低风扇噪音,保持机身致冷致静,全核满速运行仍应对自如。
保留挂绳孔,百搭任意挂绳
可搭配胸牌挂绳、手机挂绳,方便随身携带防丢失,在发生意外状况时防止跌落。
全能端口,高可扩展性
满足更多移动应用场景
与上一代 MicroPC 对比
性能大幅提升
至此,MicroPC 2 的产品细节就公布完了,当然肯定有疏漏,或者没有想到的地方,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留言!
关于内测,可以联系 QQ 892917520,预售是 7 月份,预售价格要等到内测结束后公布,目前暂定就一个配置:N250+16GB+512GB 不变,内存无法增加,1~2TB SSD 估计都人手多个,真想要更大容量的可以买来自己更换。
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加 MicroPC 2 官方 QQ 群:1004559874
点击浏览 GPD MicroPC 2 详情页
-
BIOS 升级很麻烦?其实非常简单!用图形用户界面更直观感受升级过程,你也可以轻松升级
在 GPD 设备的维护和优化中,难免遇到 BIOS 升级这一关键环节。然而,许多人对此感到望而却步,认为它繁琐和麻烦。事实上,进行 BIOS 升级没想象中那么复杂,你只要抓住几个关键环节,操作就非常简单。
넶97 2025-07-07 -
关于旁路供电的一些说明
为啥说这个事情?因为很多用户反复问这个问题,回答起来实在是毫无意义。这里统一回复下:GPD 的产品,除了基于 Z8750 处理器的第一代不支持旁路供电(只能是电源—>电池—>主板,不支持直供,缺少中间的电池,无法开机),其它产品都支持旁路供电。
넶818 2025-05-09 -
说下 GPD 设备常见的一些 BIOS 修改项!
对 BIOS 一些参数的修改,大多数人都很困惑!其实出厂默认的 BIOS 已经是最佳状态,即便修改了,也不会有太多提升!但假如你是超级玩家,不限于超频、魔改等等,当我没说!总结下来,GPD 玩家对 BIOS 的修改比较关心的无非以下 7 项:
넶2974 2025-03-05 -
GPD MicroPC 2 发布,7 英寸可旋转屏,端口丰富的移动生产力工具
MicroPC 2 继承了上一代的小巧便携低功耗的设计,屏幕由 6 英寸提升到 7 英寸,但整机仅比一代重约 50 克。CPU 采用 Intel N250,4 核 4 线程设计,睿频 3.8GHz,6~15W TDP,低功耗、高性能,超静音。15W TDP 下,相比上一代MicroPC,CPU 性能提升 3 倍,适合移动办公和多媒体演示场景。
넶483 2025-06-12 -
WIN Max 2 2025 版 4G LTE 模块到货,晚些我们会发布安装操作视频
WIN Max 2 2025 版 4G LTE 模块终于到货了,但目前还不能发货,主要是缺少 D 面的壳料(老的壳料用不了 4G 模块,主要是螺丝位对不上),新的壳料这几天会到货。购买 4G LTE 模块的用户,我们会免费赠送一个 D 面的新壳。购买方式也很简单,点击公众号下面的京东店或天猫店链接,直接咨询店铺客服,即使现在可以下单,也要等新壳料到货后才能发货。后面,我们还会发布一个安装流程的教学视频。
넶78 2025-05-09